当前位置:思政首页 >> 思政教学中心/通知公告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社会调查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2021-04-22 14:29

一、理论指导(2学时)

(一)活动宗旨

通过参观、调研、访谈、探究性学习等活动,引导员工生动活泼地学习近现代中国历史,使员工了解真实、生动的历史,认知真实、具体的中国,深刻领会近代先贤在苦难中对国家出路所进行的可贵探索,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和在斗争中所创造的辉煌业绩。进一步领会和认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另外,使员工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磨练自己,提高沟通、组织、访谈等各种能力。

(二)方法指导

1. 调查内容选取的原则

紧扣本课程教学目标进行。

参考调查内容如下:

1)老员工历史观调查

2)青年员工文化观调查

3)地方革命史料调查

4)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5)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查分析

6)老红军、老革命的真情人生访谈

7)侵华日军暴行调查报告

2.调查报告的写作方法

(1)封页:

注明社会调查的题目,参与人员等必要事项。

(2)主题:

第一,简要地叙述为什么对这个问题进行调查;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经过及采用的方法;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历史背景以及调查后的结论等。。

第二,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第三,对调研报告进行归纳说明,首先:总结主要观点,深化主题;其次: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议

(三)基本要求

1.格式要求

调查报告题目自拟,题目下面按学院、专业、姓名、学号标明个人信息,统一使用用A4纸书写。要求书写工整美观,两页及以上必须装订。

2.上交成果形式及时间

1)每个员工上交一份手写且不低于3000字的调查报告。

2)全部实践成果由学习委员按学号顺序排列好后按教师要求时间之前上交主管教师,除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否则逾期未提交者拒收,实践成绩记零分。

二、过程监控(4学时)

第一阶段(1学时)

1.组织:将全班员工按人数,按照每组5人左右的标准,分为若干个小组,选出一名组长负责。

2.审查员工选题。

第二阶段:在员工调查的过程中,保持与员工组长的随时交流。(1学时)

第三阶段:指导员工修改调查报告。(2学时)

三、成果评价与展示(2学时)

(一)成果评价

1.评分标准(满分100分)

调查报告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评价,每个方面各占25分。调查内容选择符合本课程的性质与教学目标;分析全面,有个人见解;问题解决策略具有可操作性和合理性;论述严谨,语言流畅,感情真实,书写美观。字数不少于3000字。

2.主管教师总结点评

主管教师主要从员工的态度、成果质量和不足等方面总结,鼓励为主,并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进一步高质量地推进该项工作打好基础。

(二)成果展示与优秀成果推荐

分散展示与集中展示相结合。分散展示即随堂展示;集中展示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分班级集中展示,另一种是择优秀成果全校集中展示。对优秀成果颁发不同级别的奖状,以资鼓励。

(三)奖项设定

一等奖:一名(颁发奖状)

二等奖:两名(颁发奖状)

三等奖:三名(颁发奖状)

(四)其它特别说明

所有与本实践课程相关资料(包括员工成果)未经允许,请不要上传互联网或在其它任何媒体上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