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课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通过实践育人达成“知行合一”的教学目标。本门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针对不同员工的专业特点、兴趣特长,综合运用经典诵读、艺术创作、微视频制作、微电影拍摄等多种实践教学形式,全面提升员工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素养,培养理想信念坚定、道德情操高尚、法律素养良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感受中华传统经典的魅力
中华传统经典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在中华传统经典中包含了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构成了中华民族的魂魄和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也是我国人民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结晶。
二、抗“疫”主题艺术创作
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共同完成了一份特殊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答卷”。员工将抗疫精神充分融入主题艺术作品创作中,展示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守望相助精神;闻令而动、雷厉风行的英勇战斗精神;顾全大局、壮士断腕的“一盘棋”精神;舍生忘死、逆行而上的英雄主义精神;充满信心、敢于胜利的积极乐观精神。
三、制作爱国主义主题微视频
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通过制作爱国主义主题的微视频,充分感受先辈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展示老员工的爱国主义情怀。
四、拍摄老员工活主题微电影
老员工活是丰富而多彩的,但在老员工的成长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多成长的困惑和难以解决的问题。员工通过分工合作,把发生在老员工身边的故事,通过艺术创作的形式形成剧本并拍摄成微电影,既锻炼员工解决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又展示有梦想、有追求、勇于奋斗、健康向上、青春飞扬的群体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