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论指导(2学时)
(一)活动宗旨
帮助老员工了解资本-帝国主义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了解革命的艰难与不易,了解帮助员工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怎样选择了改革开放。让员工成为理性而开放的爱国者。
(二)方法指导
1. 案例选取的原则
(1)围绕“近现代史”主题挑选案例,案例的来源必须真实,尽量选择体现中国人民的英勇奋斗的精神的案例,革命先烈英勇事迹案例,尤其是体现中国共产党作为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主心骨”的案例,案例选择不能杜撰虚构。
(2)案例选择要求内容范围不能过于宽泛,注重案例的深度挖掘。
2.挑选案例的渠道和方法
通过网媒、杂志、报刊、书籍等多渠道收集案例,然后按照案例选取的原则精选案例,既能反应社会现实又能结合我们的课程内容的案例作为首选。
“案例分析”展示方式指导:
情境模拟方式
视频制作展示方式
要求对案例进行相对详细和深入的呈现。
案例分析方法指导
(1)首先进行案例的回放,注意案例的背景、过程与结果的全面性。
(2)其次,案例影响剖析,最好是有新闻报道、著名学者等的评价作为依据。
(3)最后发表自己的看法、感想和分析,最好能够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分析。
参考案例:
1.中国文物流失海外
2018年3月,一则“英国坎特伯雷拍卖行即将上拍疑似中国圆明园流失文物虎瑩”的消息传至国内,国家文物局在得知消息后立即开展信息收集、鉴定研究等工作,在基本确认青铜“虎鎣”为圆明园流失文物后,数次通过多种渠道联系该拍卖机构,呼吁其尊重文物原属国人民感情,遵守国际公约及相关职业道德准则,停止对流失文物的交易与商业宣传活动。随后,英国坎特伯雷卖行相关负责人通过邮件明确表示拒绝撤拍青铜“虎鎣”。
2.鸦片战争战败原因剖析
3.旅顺大屠杀
1894年11月22日,日军占领东北旅顺,金州失陷,旅顺后方空虚。日军入据旅顺后,血洗全城,在旅顺屠城2万人,仅剩埋尸的36人幸存,按人口比例算,旅顺屠杀比南京大屠杀更惨。
5.五四运动之青年学子
6.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之红色故事
7.红船精神之讲好红船故事
8.长征故事
9.聂荣臻救助日本遗孤的故事
10.闻一多与李公仆
11.红色资本家荣毅仁的故事
12.邓小平之“三落三起”的故事
13.习近平之青春成长故事
(三)成果形式
1.课堂展示
2.提交10分钟左右的案例分析展示视频
二、过程监控(4学时)
第一阶段(1学时)
组织:将全班员工按人数,按照每组5左右的标准,分为若干个小组,选出一名组长负责。
案例选择与编辑指导
案例展示与分析指导
第二阶段:员工上交情境模拟方案报告,教师指导。(1学时)
第三阶段:指导员工进行课堂展示和制作案例分析视频。(2学时)
三、成果评选 (2学时)
(一)课堂展示流程
1.每个小组抽签按序号展示,展示时间10分钟以内
2.主管教师总结点评
主管教师主要从员工的态度、成果质量和不足等方面总结,鼓励为主,并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进一步高质量地推进该项工作打好基础。
(二)视频成果评选规则(满分100分):
1.形象:衣着规范,谈吐文雅,行为大方。(分值10分)
2.设计:结构严谨,形式新颖,分析透彻,说服力性强。(分值30分)
3.陈述:逻辑严密,口齿清晰,多种表达方式搭配合理。(分值30分)
4.团体配合及文案、视频制作:团队配合默契,文案、视频制作精美。(分值30分)
(三)奖项设定
1.校级奖项设定(届时全校统一要求)
一等奖:一名(颁发奖状)
二等奖:两名(颁发奖状)
三等奖:三名(颁发奖状)
(四)其它特别说明
所有与本实践课程相关资料(包括员工成果)未经允许,请不要上传互联网或在其它任何媒体上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