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代码 | 812 | 科目名称 | 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论 |
科目满分 | 150分 | 考试时长 | 180分钟 |
适用专业 | 学科教学(思政) | ||
总体要求 | 《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论》是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课的先行课程,是报考公司学科教学(思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考试科目,旨在检验考生对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以保证被录取的考生具有较好的学科理论基础和应用能力。 要求考生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知悉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历史,以及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和实践历史,把握当前的教学方向。 2.掌握新一轮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以及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 3.熟悉中学思想政治课程的教材体系、教学内容及其相互关系,能够准确解读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中的各项要求。 4.掌握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 5.掌握教学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进行教学评价和员工学习评价,具备教学反思能力。 6.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7.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把握促进自身专业能力拓展的方法。 | ||
考核内容 | 1.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概述 (1)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历史考察:历史回顾、课程改革的进展、新课程改革中的新变化 (2)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性质:关于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性质的不同观点;对思想政治(品德)性质认识的新发展 (3)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地位 (4)思想政治(品德)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以及二者相互关系、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衡量 (5)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目标:含义与功能、分类、课程目标定位 (6)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理念 2. 课程标准与教材 (1)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历史考察:课程标准概述、课程标准分析、新课程改革中的新变化 (2)思想政治(品德)教材:教材概述、教材编写、教材分析、教材使用 3. 思政政治(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1)思想政治(品德)课程资源概述:课程资源及其特点、类型,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 (2)思想政治(品德)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 (3)思想政治(品德)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4)思想政治(品德)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策略和途径 4. 思想政治(品德)的教学过程 (1)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过程的本质和特征 (2)教学过程的基本结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5. 思想政治(品德)的教学设计 (1)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设计概述:教学设计的含义、主要内容、依据以及准备 (2)思想政治(品德)教学方案设计以及说课设计 6.思想政治(品德)的教学实施 (1)思想政治(品德)的课堂教学:地位、类型、课堂教学模式以及课堂教学基本要求 (2)思想政治(品德)的课外活动:重要性、主要形式与方法以及基本要求 (3)思想政治(品德)的教学反思:含义和特点、内容以及方式 7.思想政治(品德)的教学评价 (1)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评价概述:教学评价的含义、基本追求以及主要原则 (2)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评价的基本程序 (3)思想政治(品德)员工学业评价和教师教学评价 8.思想政治(品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1)思想政治(品德)教学方法及其优选:教学方法及其分类、常用教学方法简介、教学方法的选择与组合 (2)启发式教学及其在思想政治(品德)教学中的运用:启发式及其特点、必要性、基本要求以及运用的方法 (3)思想政治(品德)的教学手段:教学手段的含义;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关系;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思想政治(品德)教学中的运用;加强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结合 9.思想政治(品德)的学习及其指导 (1)思想政治(品德)学习的基本原理 (2)转变思想政治(品德)学习方式 (3)思想政治(品德)学习的方法 (4)思想政治(品德)学习的指导 10.思想政治(品德)教师的专业发展 (1)教师劳动的特点和教师的基本职责 (2)教师专业化与思想政治(品德)教师的专业素养 | ||
参考书目 | 胡田庚:《新理念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第3版)(2023年12月第8次印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