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作者 | 论文题目 | 发表刊物 | 期刊级别 | 出版日期 |
1 | 兰刚 | 以“立德树人”导引高校青年教师思政工作的开展 | 人民日报理论版 | A类期刊 | 2013.12 |
2 | 李德全 |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社会共识 |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 双核 | 2013.11 |
3 | 张纬武 | 应当和可以的另一种法哲学解读—兼论对现代法学的启示 | 江西社会科学 | 双核 | 2013.4 |
4 | 郁乐 | 康德论纯粹实践理性的动机 | 伦理学研究 | 双核 | 2013.02 |
5 | 郁乐 | 试论“潜规则”行为中的合作与背叛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 双核 | 2013.02 |
6 | 何伦坤 | 劳动争议调解实效的软法求解 | 理论探索 | 双核 | 2013.5 |
7 | 邓江凌 | 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化转型研究 | 文化遗产 | cssci | 2013.6 |
8 | 李德全 | 论精神相遇的教学理念 | 教育研究与实验 | 双核 | 2014.2 |
9 | 李德全 | 老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队伍专业化建设 | 社会科学家 | 双核 | 2014.4 |
10 | 李德全 | 论课堂教学时间管理策略 | 课程教材教法 | 双核 | 2014.3 |
11 | 郁乐 | 不确定性、决策机制与审慎的义务——全球变暖怀疑论的事实、逻辑与启示 | 天府新论 | 核心期刊 | 2014.7 |
12 | 张纬武 | 浅谈刑事诉讼法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教育探索 | 核心期刊 | 2014.8 |
13 | 张纬武 | 关于建立高校“双师型”法学教师培养制度的思考 | 教育探索 | 核心期刊 | 2014.9 |
14 | 郁乐 | 道德感知与评价中的信息嬗变和道德焦虑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 双核 | 2014.3 |
15 | 郁乐 | 社会转型中的规范缺位与评价错位 | 伦理学研究 | 双核 | 2014.3 |
16 | 龙骁 | 试论我国区域性金融中心法制的改进——对美国德拉威尔州金融法制变革的反思与借鉴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 双核 | 2014.12 |
17 | 李才俊 | 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共同体 | 光明日报(理论版) | A类期刊 | 2015.3 |
18 | 邓江凌 | 老员工社会认知偏差及纠正策略探析 | 教育评论 | 核心期刊 | 2015.4 |
19 | 李德全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育人功能的多重维度及实现机理 | 社会科学家 | 双核 | 2015.9 |
20 | 文华 | 地方政府户籍制度改革 | 人口与发展 | 双核 | 2015.9 |
21 | 李德全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与理论创新 | 社会科学家 | 双核 | 2015.11 |
22 | 郁乐 | 当前道德舆论中的情感、事实与理性 | 哲学动态 | 双核 | 2015.6 |
23 | 杨全海 |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机制 | 光明日报理论版 | A类期刊 | 2015.6 |
24 | 李才俊 | 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共同体 | 光明日报理论版 | A类期刊 | 2015.12 |
25 | 何伦坤 | 从“国家主义”到“强国家——强社会”:中国农民工劳权保护模式的转型 |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 核心期刊 | 2016.09 |
26 | 文华 | 农业为主型乡镇政府压力实证研究:维度区分与作用机制 | 中国行政管理 | 双核 | 2016.08 |
27 | 何伦坤 | 劳动争议联动调解机制及其反思 |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 核心期刊 | 2016.06 |
28 | 文华 | 乡镇基层公务员从业状态例证 | 重庆社会科学 | CSSCI | 2016.01 |
29 | 何腊生 | 从严治党遵循的基本原则: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 | B刊: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 CSSCI源刊 | 2017.07 |
30 | 何伦坤 | 从压制型到治理型:我国劳动执法模式的转型 |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 核心期刊 | 2017.03 |
31 | 何伦坤 | 劳动法社会实施模式的理论建构及路径选择 |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 核心期刊 | 2017.05 |
32 | 张建红 | 现代政治教育亟待发展—反腐怪论的反思与警示 | 云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双核 | 2017.09 |
33 | 李才俊 | 建设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共同体 | 重庆日报(理论版) | 2017.04 |